答复时间:
主题:
详细问题:
答复:
答复时间:
关闭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网上营业厅 用户社区 用水指南
企业建设
常州通用水司技术管理进步(成果)奖评审会圆满举行 两项创新成果斩获殊荣

9 月 26 日,常州通用水司技术管理进步(成果)奖评审会顺利召开。本次评审从严优化评分标准要求,较以往进一步升级评审力度,通过量化评价指标、明确各项奖项门槛,以项目汇报初审、现场汇报及问答表现为核心依据,结合最终得分,评选出二等奖与优秀奖各 1 项,为公司技术创新与管理升级注入强劲动力。

图片1.png

评审从严优化,树立技术管理新标杆

为确保评审结果的专业性、公正性与权威性,本次评审会在标准上实现全面升级。前期,评审组围绕“技术创新性、应用实效性、效益转化力、申报材料完整性、现场答疑和发言效果” 五大维度,量化评分指标;明确各奖项核心门槛,杜绝“重形式、轻实效”的评审倾向。

评审会正式开始后,总工办技术主任陈春芳首先通报项目初审情况,经过评审组前期对所有申报项目材料的严格审查,从技术可行性、成果落地性、经济效益、资料完整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,为后续现场汇报环节提供清晰指引,也让参会人员充分了解评审工作的严谨性与规范性。

图片2.png

图片3.png

随后,评审过程进入“现场汇报 — 评委定向提问 — 综合打分评议”阶段。评委组聚焦成果的落地应用效果与技术突破价值,针对项目细节展开深入提问,切实筛选出能解决供水实际难题、推动管理效能提升的优质项目。

图片4.png

在评审结果公布环节,总经理肖磊通报获奖情况。他表示,经过评审组多轮严格评审与综合评议,最终确定 “低电位恒电压余氯分析仪研发及应用”项目斩获本次评审二等奖,“串联供水系统优化及应用”项目荣获优秀奖,并对两个项目团队的付出与成果给予高度肯定。

优秀奖

自主研发监测设备,筑牢水质安全防线

李中伟负责的“低电位恒电压余氯分析仪研发及应用” 项目凭借突出的技术创新与实用价值脱颖而出。为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网水质监测,提升供水水质管理水平,通用水司于 2024 年下半年启动关键举措,在翡翠湾等 13 处二次供水泵房加装进水余氯与浊度在线监测设备,并于 2025 年 7 月由总工办组织相关部门完成现场验收,设备已正式投入稳定运行。

据了解,该设备监测数据精度显著,在线余氯及浊度检测结果与人工检测数据偏差控制在 ±0.05 以内,完全满足供水水质精准监测需求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设备搭载的在线余氯仪为公司自主研发产品,不仅实现了设备稳定运行与远程数据校准,大幅降低人工现场维护成本,还成功突破传统监测技术瓶颈,解决了国产余氯电极长期稳定性不足的行业难题,真正实现余氯高精度、低维护量的在线监测目标,为城市供水水质安全筑牢技术屏障,同时创造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。

优秀奖

打造新型串联供水系统,破解高能耗难题

图片5.png

徐世伟负责的“串联供水系统优化及应用”项目则凭借在节能降耗、提升设备运行稳定性方面的突出成效,荣获本次评审优秀奖。此前,针对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用户较少时,水泵因转速高、提升高度大,易出现积气发热、机封漏水、设备过载等问题,导致能耗上升、供水成本增加及运行效率下降的行业痛点,通用水司项目小组展开技术攻关,打造新型“串联供水”系统。

该系统的核心优势在于“借力降耗”—— 通过利用前级设备出口压力,有效降低高区水泵的扬程与功率,从根源减少能耗消耗与设备磨损。在实际应用中,系统成效显著:在华润国际八期、草塘雅居 2 个新建泵房,通过将高区水泵吸水端连接低区水泵出水端,显著降低高区水泵功率,不仅节省设备投资成本,还大幅提升运行稳定性;在莱蒙时代超高层等泵房改造项目中,通过跨区串联设计,成功解决了传统供水模式下的积气与高能耗问题。据统计,该项目实施一年以来,相比改造之前电费节约达50.6%,新建泵房设备建设费用节省约 30.3%,为公司降本增效与绿色供水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总经理寄语

鼓励青年创新,激发发展活力

图片6.png

最后,总经理肖磊着重强调技术创新对供水事业发展的核心意义。他指出,青年员工是公司技术创新的生力军,鼓励更多年轻人立足岗位、大胆探索,围绕供水生产、水质保障、节能降耗等关键领域开展发明创造,以技术突破破解行业难题,推动公司技术管理水平持续升级,为城市供水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。

此次技术管理进步(成果)奖评审会的成功举办,不仅展现了通用水司在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方面的扎实成果,更明确了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方向。未来,随着两项获奖成果的进一步推广应用,公司将在水质安全保障与绿色节能供水领域持续发力,为广大市民提供更优质、更高效的供水服务。


END